zoty中欧官方网站欢迎您

zoty中欧:跑道上的思考者:俞敏洪的体育人生

清晨的北大校园,薄雾未散,俞敏洪的身影已在塑胶跑道上匀速移动。他身着洗得发白的运动衫,脚步落地时带起细碎的晨露,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时钟。这一幕,已成为他生活刻度里的固定符号——无论日程多满,他总会留出半小时给跑步,仿佛这是他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。

zoty中欧:跑道上的思考者:俞敏洪的体育人生

zoty中欧:跑道上的思考者:俞敏洪的体育人生

青春跑道:最初的“倔强课”

学生时代的俞敏洪,曾是体育课上的“边缘人”。高中长跑测试时,他常因体力不支落在队尾,被同学戏称为“蜗牛”。有次1500米测试,他跑到中途便觉肺部灼烧,双腿像灌了铅,可看着前方同学渐远的背影,他突然咬紧牙关:“就算倒数第一,也要跑完全程!”最终,他以倒数第三的成绩冲线,却意外收获体育老师的掌声:“你今天赢了‘放弃’。”这句肯定如同一颗火种,在他心底燃起了“坚持”的信念。

大学时,俞敏洪加入了校田径队。最初,他连400米都跑不完,但每天放学后,他都会独自留在操场加练。他模仿队友的摆臂姿势,记录每一次呼吸节奏,甚至在梦中都在默念“一二一”。半年后,他竟成了队里的“耐力王”,能轻松完成5000米越野。这段经历让他明白:所谓的“天赋”,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份“死磕”的倔强

创业赛场:长跑者的“突围术”

1993年,新东方初创期的俞敏洪,正经历着“至暗时刻”:资金链断裂、师资流失、生源寥寥。有天深夜,他蜷缩在办公室沙发上,望着窗外漆黑的夜,突然想起当年长跑时的“极点”——当身体濒临崩溃时,只要再坚持10秒,就能突破极限。第二天,他召集团队开动员会,举着拳头说:“我们要像跑马拉松一样,哪怕每一步都很艰难,也要朝着终点前进!”

那段时间,俞敏洪几乎把所有时间泡在教学楼里。他亲自给学生补课,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发传单,甚至曾在寒风中站了三小时只为说服一位家长。就像长跑中“配速管理”的重要性,他学会了在困境中调整节奏:先解决眼前的小目标(比如招到10个学生),再逐步推进大目标。最终,新东方挺过了生死线,迎来了爆发式增长。

日常训练:生命的“呼吸法”

如今,61岁的俞敏洪仍保持着跑步的习惯。每天清晨6点,他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小区跑道上,一边慢跑一边梳理当日的工作计划。他说:“跑步时,我的大脑反而更清醒——那些困扰我的难题,往往会在呼吸节奏中慢慢解开。”有次,他在跑步时突然想通了一个课程设计的关键问题,回去后立刻推翻重做,结果新课程上线后大受欢迎。

除了跑步,他还爱打羽毛球、游冬泳。在他看来,体育早已超越了“锻炼身体”的范畴,更像一种“生命修行”。“打羽毛球时,你要预判对手的球路,快速反应;游冬泳时,你要克服刺骨的寒冷,控制呼吸节奏。这些都和人生一样,需要技巧,更需要内心的定力。”

站在跑道旁,看俞敏洪的身影逐渐融入晨光,我突然懂了他的人生哲学:真正的强者,不是没有跌倒,而是在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奔跑。而他脚下的跑道,早已不只是运动场,更是他丈量世界的标尺——每一寸距离,都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。

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瓶颈时,不妨想想俞敏洪的跑步故事:慢一点没关系,只要别停;难一点也没关系,只要坚持。毕竟,人生这场马拉松,从来都不是比谁跑得最快,而是比谁能跑得更远。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028xijiu.com/?id=63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zoty中欧·(股份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