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ty中欧:光影织就文旅新图景: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创新实践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江南水乡的古桥上时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古镇慢跑”活动正火热进行。参赛者身着汉服,沿着青石板路奔跑,身后跟着手持摄像机的广电团队,将这一幕实时推送给全国观众。这并非普通的跑步比赛,而是某市广电旅游体育局打造的“文旅+体育+传媒”融合项目——通过体育赛事激活旅游资源,借广电镜头传递地域文化,让千年古镇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
一、广电赋能:让文化“活”在镜头里
广电作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,正从“记录者”转变为“创作者”。该局联合本地电视台推出《非遗里的中国》系列纪录片,用4K高清镜头捕捉竹编、刺绣等技艺的传承瞬间;同时开通“文旅直播间”,邀请非遗传承人在线讲解,单场观看人数突破50万。去年中秋,一场“月光下的古戏台”直播更是引爆全网:主持人在百年戏台上讲述昆曲故事,后台演员同步表演折子戏,网友留言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”。这种“沉浸式+互动式”传播,让原本小众的文化符号成为大众追捧的“网红IP”,当地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40%。
二、旅游破局:让资源“串”成产业链
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再是简单的“景点堆砌”,而是以“全域旅游”思维构建生态圈。该局牵头绘制“文旅地图”,将分散的山水、村落、非遗点串联成5条精品线路:比如“茶香古道”线,串联茶园、制茶工坊与民宿,游客可参与采茶、炒茶全过程;“红色记忆”线则结合革命旧址与VR技术,打造“穿越式”党史教育体验。此外,针对年轻群体推出“剧本杀+实地探案”项目,玩家需走访古镇巷弄寻找线索,既带动了餐饮、住宿消费,也让历史建筑“活”了起来。据统计,去年该市旅游总收入较前年增长28%,其中夜间经济贡献率达35%。
三、体育点燃:让城市“动”出凝聚力
体育不仅是竞技,更是连接人与城的纽带。该局策划的“城市定向赛”已连续举办3届:参赛者需在6小时内完成“打卡10个地标+完成1项民俗任务”(如包粽子、做陶艺),既考验体力又考验对城市的了解。去年赛事吸引2万名选手参与,带动周边商家营收增长60%。此外,针对青少年推出“校园体育+”计划:每周五下午开放体育馆免费培训,寒暑假举办“运动夏令营”,让孩子在篮球、击剑等项目中感受运动的快乐。如今,城市广场上的健身队伍从“大爷大妈”扩展到“全年龄段”,体育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“标配”。
站在新的发展节点,广电旅游体育局正以“融”的思维打破行业壁垒:用广电的镜头讲好故事,用旅游的资源链接市场,用体育的活力凝聚人心。当古老的城墙映着直播的光,当奔跑的脚步踏过文化的土壤,一个“处处是风景、时时有惊喜”的文旅体融合新格局,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。而这,正是新时代公共服务的生动注脚——不仅满足需求,更要创造美好。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