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ty中欧:跑道上的青春:我与跑步的不解之缘
小时候,我对“跑步”二字充满恐惧。体育课上,当老师宣布要进行800米测试时,我的双腿会不受控制地发抖——不是因为怕累,而是害怕成为最后一个冲过终点的人。那时的我,总把跑步看作一种惩罚,直到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,我才读懂了跑道上的另一种风景。
一、初遇:被风吻过的倔强
升入初中后,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加入社团。我抱着“随便选个轻松的”心态,却鬼使神差地点了“田径队”。第一次训练,教练让我们绕操场跑三圈,“慢跑就行,适应节奏”。可我刚迈出第一步,肺部就像被塞了团棉花,喉咙里泛着铁锈味,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。跑到第二圈时,我实在撑不住,蹲在跑道边喘气,眼泪不争气地掉下来。
“小姑娘,跑步不是比谁先放弃,”教练递来一瓶水,指了指远处正在冲刺的学长,“你看他们,跑的时候像在和风赛跑,你试试跟着风的方向,让脚步追上呼吸。” 我抬头望去,学长的运动服被风掀起一角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却笑得像个孩子。那一刻,我突然想试试“和风赛跑”是什么感觉。
二、淬炼:跑道上的“魔鬼训练”
真正让我爱上跑步的,是每天清晨五点的训练。天还没亮,跑道旁的梧桐树筛下细碎的光斑,我和队友们踩着露水出发。起初,我只能勉强跟上队伍的步伐,没跑两百米就气喘吁吁。教练说:“跑步要像呼吸一样自然,别急着快,先学会稳。” 于是我开始观察自己的脚步:落地时脚掌轻触地面,膝盖微屈缓冲,手臂前后摆动幅度适中……渐渐地,我能跟上队伍的节奏,甚至能在最后一圈加速。
最难忘的是去年区运会的1500米比赛。赛前我紧张得手心冒汗,攥着号码布的指节发白。发令枪响的瞬间,我像离弦的箭冲出去,耳边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。跑到第三圈时,小腿突然抽筋,疼痛像电流般窜遍全身。我想停下来,可看着前方选手的身影,又想起教练说的“跑步是和自己较劲的游戏”。于是咬紧牙关,用手掐住小腿,强迫自己继续迈步。最后五十米,我拼尽全力冲刺,虽然只拿了第四名,但当冲线的那一刻,我听见看台上队友们的呐喊,忽然明白:跑步的意义从不是赢,而是在跌倒后还能笑着站起来。
三、顿悟:跑道外的生命课堂
如今,跑步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清晨的跑道上有我的足迹,傍晚的夕阳下有我的身影。它教会我的,远不止如何提高速度——当我因为一道数学题烦躁时,我会去跑两公里,让大脑放空;当我和朋友闹矛盾时,我们会相约去操场散步,边跑边聊天,误会总能消散在风里。
有人说,跑步是孤独的运动,可我觉得它是温暖的。因为它让我遇见了同样热爱奔跑的朋友,让我懂得坚持的力量,让我在疲惫的生活中,始终保留一份向前的勇气。就像跑道没有尽头,人生的旅程也永远在继续,而跑步教会我的,是在每一个起点都能重新出发,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笑着站起。
如今,每当站在跑道上,我都会想起那个蹲在路边哭鼻子的女孩。原来跑步不是惩罚,而是命运给我的礼物——它让我在挥洒汗水中,读懂了青春的模样:不是风平浪静,而是敢直面风雨;不是一帆风顺,而是跌倒后依然能拥抱阳光。
跑道还在延伸,我的脚步也不会停歇。因为我知道,只要心中有方向,每一阵风都会变成助力,每一次奔跑都是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。
留言: